随着天然石墨的导入,锂电池的寿命和充电速度皆可能发生质的变化。由此,也会带来锂电池产业链供需上的变动。这其中最受益的当然还是天然石墨。此前,石墨材料相对于锂矿、正极材料等,显得较为低调。那么,随着天然石墨导入的兴起,是否意味着一波新的风口要崛起呢?
锂电重磅
10月25日,市场上突然有一家机构传出:锂电池龙头企业已经从下半年开始导入天然石墨、10月份使用量已上千吨,预计11月份需求量进一步爬升到2000吨以上,在负极占比提升至10%以上,且五大基地皆有使用,说明其动力和储能电池等皆导入了天然石墨。
该机构预计,天然石墨是以4:6或5:5的比例掺杂人造石墨使用,且主要用在铁锂电池。预计该企业明年天然石墨需求量在5-6万吨,占负极需求20%,如假设该企业电池产量中70%铁锂占比、40%天然石墨掺杂率,即70%的铁锂电池负极采用天然+人造方案,预计带来的成本降幅超过5亿。假设该龙头企业今年150Gwh电池产量,明年300Gwh电池产量,即21、22年人造石墨需求为14.4、24万吨,即22年需求增速为74%。
该机构还表示,导入天然石墨原因主要有两个:
一是高性价比。受限电影响,石墨化加工费从年初的1.4万/吨涨到2.6万/吨,石墨化占人造石墨成本超40%,从而推升人造石墨价格。而天然石墨一般不需要石墨化,能耗较低,同等容量天然石墨比人造石墨便宜1万以上,且随着石墨化价格持续提升,价差继续拉大。
二是技术进步。天然石墨由于表面缺陷较多、与电解液相容性比较差,因此循环寿命较差,且膨胀系数大。但随着这几年天然石墨改性工艺的进步,像贝特瑞第三代天然石墨,通过人造化改性,性能提升,已接近人造石墨的性能。且随着电池厂技术进步,电解液配方改进,循环寿命得到较好提升。
产业链影响有多大?
此前,宁德时代王升威博士曾表示:“人造石墨是比较常见的,我们发现它有一个缺点,它的快充能力比较差,它的优点是能量密度比较高。我们把天然石墨的表层特性移植到人造石墨上,这样充电速度快,而且循环寿命也好。”显然,天然石墨的加入,可能让电动车充电技术更接近完美。这也有利于充电桩等产业环节的发展。
此外,随着该企业导入天然石墨的示范性,预计国内其他采取硬壳的电池厂,包括圆柱、方壳、刀片负极皆有可能采取天然+人造掺混方案。
从负极来看,上述机构认为,人造石墨在负极市占率从超过80%回落到70%左右,天然石墨提升至30%,但人造石墨由于高性能,还是能维持较高份额。值得注意的是,天然石墨可能仍需要经过人造化改造。
正极方面,石墨跟磷酸铁锂完美互补,圆柱方案也可以搭配三元。预计VC和FEC等成膜剂使用量将提升10%+,五种主要溶剂中,PC则将不再添加。此外,预计低成本的干法隔膜用量将提升。
年尾最强风口要来?
此前,石墨材料相对于锂矿、正极材料等,显得较为低调。那么,随着天然石墨的兴起,是否意味着年尾最强风口也要来了呢?
首先从天然石墨的价格来看,在今年初碰到了一个高点之后,下跌的幅度比较大,鳞片石墨直接从6500元/吨跌至九月初的3400元/吨。但这个产品最近两个月时间开始有所反弹,价格已经回到了4600元/吨。
从石墨产量来看,资料显示,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石墨生产国。2020年,石墨产量为65万吨,几乎与前两年的产量持平。2020年,中国石墨产量占全球石墨总产量的62%。尽管目前中国牢牢控制了石墨市场,但西方投资者并不希望中国永远保持统治地位。
另外,近年来石墨开采一直在尝试简化生产,提高效率,而该过程对环境污染较大,出于保护环境的考虑,中国也关闭了一些工厂。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中国未来的石墨生产。有机构认为,明年石墨化产能可能存在硬性缺口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三板精选层的龙头企业贝特瑞的母公司中国宝安于10月25日晚间发布消息称,贝特瑞拟与山西君东、奥宸材料成立合资公司山西瑞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,建设“年产7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线项目”,一期项目规划建设年产4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线,计划总投资额18.4亿元。前述机构的资料显示,贝特瑞也是天然石墨龙头,公司拥有鳞片石墨矿。该股年内最大涨幅已超过5倍。